君子之道 |
發布日期:2011-10-14 |
來源:浙江臺州高速公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瀏覽次數:4047 次 |
|
君子之道
《論語》公冶長篇里,子貢曾問孔子“孔文子何以謂之“文”也。孔子對子貢說“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為文也”翻譯成現在的文字就是說:孔文子憑什么得到“文”的謚號?孔子說他聰明又愛好學習,并且不以放下身段向人請教為可恥,所以得到“文”的謚號。而在論語中能讓孔子稱之為君子的卻只有子產。子謂子產,“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養民也惠,其使民也義。” 孔子評論子產說,他有四種行為合乎君子的作風:第一個容貌態度保持恭謹,第二個服侍君上出于敬意,第三個照顧百姓廣施恩惠;第四個役使百姓合于分寸。
道德在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人是否能否讓人敬服的評判標準。這位符合君子作風的子產,在鄭國當卿相二十二年,死后竟能博孔子一哭,可見其品行之高。現代社會恰恰缺少這些崇文敬禮的君子之風。現在滿大街的負面新聞,富二代、官二代,整天惹是生非;當權者,不是枕于享樂,就是欺壓百姓。他們是否應當向孔文子和子產同志多學習學習呢!也許這樣,社會風氣能一掃沆瀣,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。
張 波
|
|